在数据存储领域👩🏼🦰,DNA 存储技术因其高密度✹、长寿命、低能耗和高安全性等优势而备受关注👱🏽。近期🛐,凯发平台熊卓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工程化活体存储微球(Engineered Living Memory Microspheroids🧍🏻♀️,简称 ELMM)的新型 DNA 数据存储系统,为大规模数据存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这种活体存储微球携带彩色荧光标记🏯,被形象的称为“细菌彩珠硬盘”。

图1 基于 “细菌彩珠硬盘”的DNA存储系统
传统 DNA 存储方法面临数据检索效率低🧑🦯➡️🙌🏽、存储成本高以及数据稳定性不足等挑战🏠。熊卓教授团队将编码后的DNA信息插入带有荧光表达功能的质粒中,并将其转化至细菌内部,随后利用微流控技术将这些细菌封装于水凝胶微球中,成功构建了“细菌彩珠硬盘”。这种微球不仅能有效保护基因改性细菌免受外界环境干扰,防止泄漏〽️,还能通过细菌产生荧光作为标记,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和分类👚。团队进一步证实了ELMM在室温下的长期稳定性,通过多次冻干和复水实验,证明其在多轮循环后仍能保持功能。此外,他们展示了 ELMM 系统的高检索效率,借助荧光辅助分选(FAS)技术,实现了对特定DNA数据的快速检索,即使在数据拷贝量极少(每种文件约10个拷贝)的情况下♑️,数据也能被准确检索,并通过细菌扩增实现快速廉价信息拷贝,理论检索速度可达 196.72MB/s。该系统有望以一个普通家庭冰箱的体积(1.5 m³)存储约260,700 PB的信息。
该研究突破了现有DNA存储的技术瓶颈,有望推动DNA存储技术走向应用,为未来大规模数据存储提供高效、稳定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✔️🧚🏻♀️。

图2 传统DNA存储系统(a)和“细菌彩珠硬盘”DNA存储系统(b)的工作流程
相关研究成果以“基于工程化活体存储微球的档案文件系统用于随机可访问的体内DNA存储”(Engineered Living Memory Microspheroid-Based Archival File System for Random Accessible In Vivo DNA Storage)为题,于2月21日在线发表于《先进材料》(Advanced Materials)👷🏽♂️。
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开户官方网站机械系熊卓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,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开户官方网站机械系2021级博士生骆浩为第一作者。论文的其他合作者包括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开户官方网站机械系原科研助理黄文、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开户官方网站生命科学院2020级本科生贺忠辉🏜、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开户官方网站机械系助理教授方永聪,以及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开户官方网站机械系博士后田月明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dma.202415358
撰稿:骆浩
编辑:张琪琪